阴虚火盛也会引起眩晕症

2024/9/11 来源:不详

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 http://m.jpm.cn/article-70129-1.html

我们来看下面一则医案:姜某,男,46岁。素有便血之症,经常头目眩晕,面赤,耳鸣,时觉一团火气上冲,午后更觉显著,一日便后,突然头晕仆地,经家人发觉,此时患者已苏醒,但记忆力顿失,环顾其子女,不能一呼其名。自云恍如梦中,头晕,烦热,言语迟缓而有力,面色发赤,舌质红干无苔,脉大、两尺更显。余认此证为下虚,由于阴亏阳亢,已非一日,水不制火,不能涵木,所以头目眩晕而仆倒。今乘更衣之劳,津注于下,火炎于上,故有此变。神明失其主宰,故神智不慧,情境俱忘,法当补水配火,以制阳光。乃拟大剂六味地黄汤,加玳瑁、阿胶、生龙牡、麦冬、人参、五味,文火慢煎取浓汁,时时呷服。三剂后,头晕与烦热显著减轻,但精神仍恍惚,记忆时好时坏,乃制专翕大生膏与归脾丸两方,嘱其交替服用,三月后诸证霍然而愈。

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,临床所见,以心、肺、肝、肾为主。主症;咽干口燥,心烦易怒,轰热升火,舌质红绛。

《脾胃论》中"脾胃气虚,则下流于肾,阴火得以乘其土位。"是说脾胃之气亏虚,清阳之气滞流于下而不能上升。这种清阳之气下流肝肾,以排斥生理性寄于肝肾之中的相火离位外越而出现"火"的症状现象,如口干、口舌破溃等。其实质并非肝肾之阴不能制约相火,而是清阳之气下流肝肾占位迫使相火离位之故。5.纵观《脾胃论》,阴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素体禀寒,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,容易感冒,入冬则重裘难温,喜热饮,舌苔薄白,舌质淡红胖嫩,边有齿痕,脉细弱或浮大按之无力等一系列元气不足,脾气虚弱之象,为寒象。有口干,咽干,口舌破溃,低热或舌苔腻而罩黄苔等伴随症为热象,即"火"。这个"火"就是一个标症或者说是假象。更有其特点:口干,咽干,而饮水不多且喜热饮;口舌破溃为红肿不显,周边不充血,疼痛不剧;罩黄苔也为脾湿熏蒸之故;低热不退也是《脾胃论》中著名方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常用方。即所谓"甘温除大热"。所以说这个"火"主要是脾胃气虚,使清阳之气下陷,运化无力,湿浊停滞之故。

阴虚火盛病因病机:阴分的主要功能,除了滋养、濡养各脏腑组织外,还负责制约阳气,以免阳气外露。阳气是以热、动、升为特点,阴分则以寒、静、降相对应。若阴分亏虚,无力制约阳气,人体会出现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,所谓“阴虚则生内热”。《内经》:“年过四十,阴气自半。”随着年纪增长,或热病之后,或房事不节等,均易耗损真阴。

阴虚火旺属虚火,多由精亏血少,阴液大伤,阴虚阳亢,则虚热虚火内生。一般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。而阴虚火旺,其临床火热征象往往较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。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、咽痛、口干唇燥、骨蒸潮热、颧红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等,均为虚火上炎所致。

阴虚火旺临床表现:

阴虚火旺往往病势缓慢,病程较长,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、颧红、失眠盗汗、口燥咽干、眩晕、耳鸣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。

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,临床以心、肺、肝、肾的病证为主,主证多见咽干口燥,心烦易怒,轰热升火,舌质红绛有裂纹,无苔或少苔,脉细数。或夜寐多梦,心悸,小便短赤等心火征象;或头痛,面红,目干涩痛,口苦大便干结,脉弦等肝火证候;或干咳少痰,痰中带血的肺火病症;或骨蒸潮热,颧红升火,伴头昏,腰酸乏力等,男子遗精,甚则阳强易举,女子梦交等肾火病状。各脏的火旺可以交叉出现。

阴虚火旺辨证施治:

证候:午后潮热,或夜间发热,发热不欲近衣,手足心发热,或骨蒸潮热、心烦、少寐、多梦、颧红、盗汗,体温比常人高;口干咽燥,大便干结,尿少色黄,舌质干红或有裂纹,无苔或少苔,脉细数。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,疼痛,伴头昏,腰酸乏力等。治则:育阴泄火。主方:黄连阿胶汤。方药:黄连、黄芩、阿胶(烊化,冲)、白芍、生鸡子黄。水煎、去滓,纳胶详尽,再纳鸡子黄搅合,分3次服,每日一剂。

若偏于心火亢盛,而见口舌生疮者,可加莲子心、竹叶、灯芯;若偏于阴虚甚者,可加生地、麦冬、女贞子;若兼气虚者,可加黄芪、太子参、或西洋参另炖兑服,若小便短赤不畅者,可加白茅根、车前草;兼胃阴虚者,加石斛、玉竹、荸荠汁(兑服),若失眠者,可加远志、合欢花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yf/7731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