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茱萸的栽培技术,产量高不高这几步很关

2023/5/21 来源:不详

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。别名山萸肉、萸肉、药枣、枣皮等。落叶小乔木,须定植4年后方可开花结果。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,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,另外,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。其味酸涩,具有滋补,健胃,利尿,补肝肾,益气血等功效。主治高血压、腰膝酸疼、眩晕耳鸣、阳痿遗精、月经过多等病症。是固涩补益类的传统著名良药,其处方用药以及作为“六味地黄丸”等中成药的制药原料需量很大,年销量预计达万kg左右。

1.选地整地

选择排水良好,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地。pH低于4.5则生长不良。目前,各产区山茱萸生长结果最佳的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黑色淋溶石灰土,花岗岩发育的山区红黄壤。每亩施农家肥~kg,深耕耙细整平,作成宽10m的畦准备播种。

2.繁殖方法

(1)有性繁殖

①种子采摘秋季果熟时选壮大果实,除去果肉、洗净。因种子皮厚而硬,播种前需催芽。

②种子处理将种子放置于1~2%碱液中,手搓3~5分钟,然后加开水烫,边加开水边搅拌,直至水浸没种子为止。凉--会,再搓3~5分钟,后用冷水泡24小时,再将种子捞出放在水泥地面上晒8小时,如此反复3天,待有90%的种壳裂开,即用湿沙与种子按4:1混合后沙藏。

③播种育苗在春分前后,将已破头萌发的种子挑出播种,播前在畦面上按25cm的行距开深5cm左右的浅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3~4cm,保持土壤湿度,40~50天可出苗。每亩需种子4.5~5.5kg。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,苗距7cm,除杂草,6月上旬中耕,入冬前浇水1次,并给幼苗根部培土,以便安全越冬。

④移栽第二年春季苗高60cm可以移栽。以发梢前移栽最好。每亩栽植30~50株为宜,对间套作物的地块每亩栽20株左右。栽植以后及时养护管理,对水、肥、光、气、热的要求是保证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。

(2)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植株可早6~8年结果,保持优良母树的特性。选果大果多、肉厚、出皮率高作母株。温度低的地区应注意晚花单株的选择,使花期避开低温多雨的天气。

①压条繁殖秋季收果后或大地解冻、芽萌动前,将近地面的健壮、无病虫害的二、三年生枝条弯曲至地面,将切至木质部1/3枝条埋入已施腐熟厩肥的土中,盖15cm砂壤土,枝条先端露出地面。勤浇水,压条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季将已长根的压土扒开,割断与母株连接部分,将有根苗另地定植。

②扦插繁殖5月中下旬将优良植株的枝条切成15~20cm,保留2~4片叶,插入腐殖土和细砂混匀所做的苗床,行株距20cmx8cm、深12~16cm,覆土12~16cm,压实,浇足水,盖农用薄膜,保持气温26~30°C,相对湿度60~80%,上部搭荫棚,透光度25%,6月中旬透光度调至10%,避免强光照射。越冬前撤荫棚,浇足水。次年适当松土拔草,加强水肥管理,深秋冬初或翌年早春起苗定植。

3.田间管理

(1)苗期管理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。出苗后除杂草。幼苗期苗高15cm时可锄草并追肥1次。若小苗太密,在苗高12~15cm时可间苗。幼苗松土施肥2~3次。当年幼苗达不到定植高度时,入冬前浇1次冻水,加盖杂草或牛马粪,以利保温保湿安全越冬。

(2)定植后管理

①灌溉一年应有3次大灌溉。第1次在春节发芽开花前,第2次在夏季果实灌浆期,第3次在入冬前。

②除草施肥每年中耕除草4~5次。春秋两季各追肥1次,10年以上大树每株施人粪尿5~10kg。追肥时期以4月中旬的幼果期效果最佳。盛花及坐果期追肥,喷0.1%硼溶液效果也较好。

③剪枝幼树高1m时,2月间打去顶梢,促嫩枝生长。幼树期,每年早春将树基丛生枝条剪去,促主于生长。修剪以轻剪为主,促进营养枝迅速转化为结果枝。将过细、过密的枝条及徒长枝从基部剪掉,以利通风透光,提高结实率。对主枝内侧的辅养枝,应在6月间进行环状剥皮、摘心扭枝,以削弱生长势,促进早结果,早丰产。幼树每年培土1~2次,成年树可2~3年培土1次,若根部露出土,应及时壅根。

4.病虫害防治

(1)病害有七种,其中为害严重的有:

①炭疽病(褐斑病)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传播所致,6月上旬发病,主要危害果实。炭疽病发病率的高低与雨量的多少有关,5~9月降雨量大时侵染率高。另外,随果熟程度的增加而增加,9~10月进入发病高峰期。幼果发病,初期出现圆形红色小点,后扩大变成黑色凹陷病斑,其边缘呈紫红色,有不规则的红晕圈,使青果未熟先红。严重时,病斑不断扩大,致使全果变成黑色干枯脱落。

防治方法:发病初期喷1:1:波尔多液与倍液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倍液40%多菌灵胶悬剂,连喷3~6次,每次间隔10~15天;树体萌发前施用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;将剪除的病叶、病枝、病果、落叶集中烧毁;及时摘除病果,集中深埋,减少再次传染;选育抗病品种,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病力。

②角斑病主要危害叶子。叶子上发生病斑,轮廓不清,为不规则形,由淡绿色变为黄绿色,后变为淡褐色,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。该病常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,5月上旬出现,7~8月为发病高峰期。

防治方法:用1:1:波尔多保护液,半月1次,连续3~5次;或喷施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~0倍液,10天喷1次,连续3次,每公亩用药~g。注意种植密度,合理修剪枝条,保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;集中烧毁病株、落叶等;选育良种;控制氮肥用量,增施磷、钾肥,以增强抗病力。

③灰色膏药病是由介壳虫传染引起的病害,主要危害枝干。在树皮皮层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膜,好像贴了一层膏药一样,发病初期为灰白色,后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。病树衰弱,严重的不能开花结果,甚至枯死。介壳虫分泌一种蜜露,当病菌附着在上面时,就可以生长繁殖,逐渐形成膏药状菌丝膜。膜的里面隐藏着介壳虫。凡通风不良、潮湿、树势较衰弱的地块容易发生这种病。

防治方法:培育实生苗,砍去严重病树和树势衰弱的树;用刀及时刮去菌丝膜,枝杆上涂刷石灰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;消灭传病媒介介壳虫,夏季喷波美4度石硫合剂,冬季喷波美8度石硫合剂或喷洒40%氧化乐果乳油0~0倍液;发病初期喷1:1:波尔多液,每7~10天1次,连喷3次。

(2)虫害

①山茱萸蛀果蛾是山茱萸的严重害虫,危害果实,以幼虫蛀食果肉。在萸肉初红时,幼虫蛀入果内,纵横蛀道取食,使果肉充满虫粪,严重影响了果实产量和质量。果实损失率一般在30%左右,严重者可达80%以上。蛀果蛾1年1代,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,第二年7月至8月上旬化蛹,蛹期10-14天,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化蛹盛期。9~10月幼虫为害果实,11月进土越冬。

防治方法:药剂防治:发现成虫时开始喷药,可用2.5%敌杀死(溴氢菊酯)0倍或26%杀灭菊酯0倍液喷洒树冠。于老熟幼虫脱果入土结茧和成虫羽化期可用5%的西维因粉2.5kg进行土壤处理;清除落果:幼虫蛀食果后会有大量未成熟的果实掉落,果内多有幼虫,清除落果,可减少老熟幼虫入土化茧;利用石蜡加敌百虫制成毒饵,诱杀成蛾;适时采收及时加工:果实成熟应及时摘收,采收后也不宜放置过久,应及时加工,减少损失,也可减少因幼虫脱果入土结茧的出数。

②大蓑蛾!以幼虫咬食叶片,严重时将整株幼树叶片食光。防治方法:冬季、春季结合整枝,摘除越冬虫囊;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蛾;发生期喷洒10%杀灭菊酯0~倍液或90%敌百虫0倍液。

5、采收加工

1.采收山茱萸栽后4~6年才能开花结果。果实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,当果皮呈鲜红色时适时采收。采摘时要防止折断树枝、损伤花蕾,否则会影响来年产量。

2.加工果实采回后及时除去枝梗、果柄、杂质,采用下列方法加工:

(1)水烫法将果实投入沸水中,煮5~8分钟,至果实膨胀柔软,色稍变淡泛白,用手挤压果核能很快滑出为度。然后捞出立即投入冷水中冷却片刻,趁快挤去果核,再将果肉晒干或烘干均可。

(2)水蒸法将果实放入蒸笼内,上汽后5分钟即可,以用手挤压果核能自动滑出时,立即取下,挤出果核。然后将果肉晒干或烘干。水蒸时间必须适度,不能过长,否则影响质量和产量。(3)火烘法将果实薄摊于竹匾上,用文火烘至果皮膨胀,皮色紫红时,稍冷却挤去果核,果肉晒干或烘干为宜。

上述方法中,水煮法对产品质量有影响;以火烘法加工的萸肉色泽鲜红、肉厚、柔软、损耗少、质量好。一般7kg鲜果加工1kg干品。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4719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