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走吧78条脉诊妙法
2022/5/27 来源:不详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 https://yyk.39.net/hospital/89ac7_labs.html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,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。《史记》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,便是以精于望、闻、问、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。要有效地治疗疾病,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。中医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,是一项独特诊法。脉诊又叫切脉,是中医“四诊”(望、闻、问、切)之一,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。
1-20
一、凡脉左手血中之气,右手气中之血。
二、左手寸心脉旺,右手尺命门脉亦旺,是心君不主令,而命门相火代之矣,宜六味地黄丸主之。如单左寸旺,为肝盛生心火,生脉散加茯神、远志、酸枣仁。相火上入心部宜壮水制火。心火旺清而敛之,心火盛敛而下之,相火盛养而平之。
三、右手寸肺脉旺,左手尺脉亦旺,清肺为主,生脉散加当归。如单左尺旺,六味地黄丸。如单右寸旺,当清肺,以金被火克不能生水,水涸火起。
四、两尺脉肾与命门倶旺,生脉散加当归,滋木以及水也,兼六味以养之。
五、左尺旺,六味地黄汤。左右尺倶旺,亦六味地黄汤。
六、右尺微细,八味地黄丸。左右尺皆微细,亦八味地黄丸。
七、寸脉旺,两尺微细,六味地黄丸。阴水不升,阳火不降。
八、两寸脉浮而无力,宜补上焦,用补中益气。上焦元气足,其火下降。
九、两尺浮而无力,宜补下焦,用六味地黄丸。下焦元气足,其气上升。
十、寸属上焦,无力属虚,浮着气虚不能降下也。
十一、尺候下焦,无力阴虚,浮者阴虚,不能升也。
十二、两寸洪而有力为在上焦,宜降火,凉膈散、黄芩芍药汤、导赤散。
十三、两尺洪而有力,火在下焦,宜滋阴,黄柏知母之类。
十四、两寸豁大无力,宜大补。
十五、两尺豁大无力,宜升阳散火汤。
十六、寸脉微细者,温补。
十七、尺脉微细者,温暖。
十八、尺脉浮沉倶有力,宜下;无力则为虚,宜补。
十九、寸脉浮沉倶有力,宜汗;无力则为虚,宜升。
二十、寸脉细微,阳不足,阴往乘之,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。
21-40
二十一、两尺洪大,阴不足,阳往乘之,补中益气汤加黄柏。
二十二、左脉弦滑有力,热不退,四物汤加黄柏、知母、柴胡之类。
二十三、右脉弦数无力,补中益气汤。或补脾阴不足,四君子加山药以主之。左病右取,右病左取,上病下求,下病上求。
二十四、左尺浮紧有力,伤寒宜解表,汗出即愈;但有力不紧,清心莲子饮或五苓散以利之;无力则为虚,六味地黄丸;沉实为寒宜温;沉迟为虚宜补,故纸、肉苁蓉、锁阳、大茴之类,当消息用之;沉弱微则为虚不宜直补,所谓补肾不若补脾,正与此同。或十全大补汤佐以补肾之味;沉数阴中无阳,八味地黄丸。
二十五、右尺浮而有力,系邪脉,后必喘促泄泻而亡。浮而虚,补中益气汤;沉而迟弱无力,命门无火,宜大补阳气;数为虚损,难治之症。
二十六、右尺洪而有力,六味地黄丸;无力十全大补汤;沉细八味地黄汤。
二十七、左尺沉细数,亦用六味地黄丸。两尺浮大,肺气先绝,金不生水,故尺浮大。
二十八、左尺微细不起,右尺带数或浮大,病名虚损,调理二三年方愈。
二十九、凡浮大之脉,见于右尺者,倶是假火,按内伤施治。
三十、凡虚损痨病倶见于右尺,伤风外感倶见于左尺。左尺不见太阳,内伤劳役无疑。
三十一、脉沉而有力,大便秘者,用承气汤;沉而无力,大便秘者,芎归枳壳汤。
三十二、凡脉沉而带数,阴中伏火也,宜泻阴中伏火,六味地黄丸之类;豁大无力,阴气犹未绝也;倘豁大无力,三月后必亡不治,泄泻见此脉者,亦不治。
三十三、凡杂病伤寒老人,见歇止脉者,倶将愈之兆。惟吐而见歇止脉者死。
三十四、胃脉见豁大,保元汤加麦冬、五味子。见于脾脉,保元汤加干姜、白术。见于大肠脉,八珍汤加黄柏、知母。见于肺脉,八味地黄丸。见于小肠,六一散或车前子、木通等药。见于心脉,大补阴丸。见于肝部,四物汤加柏母。见于胆部,黄连泻心汤。
三十五、凡豁大之脉,须沉缓可治,沉则胃不绝,缓则脾不绝;倘非沉缓,药必不效。
三十六、凡脉豁大,外有火;沉细,里有火。六脉倶有火者,宜八珍汤和之。
三十七、凡诸脉,不大不小,不长不短,无数短、紧细、豁大,易治。
三十八、浮沉迟数弦紧洪,有力为实,无力虚。狂言乱语沉细死,无言无语缓莫疑。
三十九、凡病,前宜表里和解及归脾,再调气血痰。任意治之,不外参苓芎归,再加术草芍地,应陈皮倚着八珍用。
四十、凡脉浮大数,或两手浮大数,或轻按浮,重按虚小,或肾脉重按无力不清,皆中气不足。微紧,微弦,微数,皆系脾胃不足。
41-60
四十一、凡脉沉迟冷汗出,险;沉细冷汗出,死;洪大冷汗出,立死。
四十二、如脾脉顿数,肾脉重按无力不清,外无表症,宜补中益气。尺脉大于寸脉,阴盛阳虚,宜汗。寸脉大于尺脉,阳盛阴虚,宜下。尺脉浮而有力宜表,无力补中;沉而有力滋阴降火,无力地黄丸之类。
四十三、凡脉洪滑系阳脉,无痰则为富者脉,洪大、浮大倶为病脉。沉细系阴脉,沉迟寒,沉数热,倘沉实、细、数倶为病脉。
四十四、左脉微弱,右脉豁大有力,方用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、干姜、益智。
四十五、右脉大,君不主令,相火代之,邪火不杀谷,宜温火以生土,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、干姜、益智。
四十六、血证脉见豁大无力可延;短数、细数、紧数、豁大有力不祥。
四十七、凡身热有汗,倶属血分虚。若脉浮大无力,作阴虚治之必不效。
四十八、唯脉浮大有力者,六味地黄丸加人参,或作汤服。
四十九、下部见数,不得用干姜,宜附子升起;上部见数,宜用干姜,以其温中达下也。
五十、心脉洪大,命门脉不起,是为心之正脉,主富;主贵;沉小,亦是正脉;豁大,心包络少血,宜归脾汤之类。脉见短涩,俱是心包络不足。
五十一、肝脉弦长,脾脉缓,不唯无病,且富且贵。
五十二、肝脉弦长,脾脉短,是为脾阴不足,宜山药、莲子、五味子之类;带数,中气不足,宜补中益气汤。
五十三、脾脉缓,但肝脉或弦,或紧,或弦紧洪数,倶从肝治之。
五十四、肺脉短涩,心脉浮洪,宜利小便。肺脉浮大,或豁大,或微细,虽心脉不平,亦当从肺治之。
五十五、浮而有力,表实当汗;无力,阳虚当温。沉而有力,积滞燥粪当下;无力,阴亏当补。
五十六、凡豁大之脉,倶是阳虚。
五十七、沉而紧数属热,脾阴不足也,四物汤加知柏之类。沉而短数,细数、倶从内治之。
五十八、脉见于右手不平者,莫作外感有余治。脉见于左手不平者,莫作内伤不足治。
五十九、左曰有余,右曰不足。
六十、若脉浮大数,宜于气分中佐以血药。若沉细之脉,宜于血分中兼用气药。
61-78
六十一、人之为病,虽曰虚、实、寒、热四者,而多兼见焉。
六十二、热则流通,凡浮、大、数者皆热也。
六十三、寒则坚凝,凡沉、小、迟、短皆寒也。
六十四、实则形刚,滑、弦、紧皆实也。
六十五、虚则形柔,涩、濡、缓皆虚也。
六十六、浮为在表,沉为在里,大数为热,小迟为寒,长为热流通,短为寒凝结,实为邪气实,虚为正气虚,弦紧为痛,短坚为积聚,濡缓为湿,缓大为湿热,滑为血实、为痰,涩为血虚有郁。
六十七、凡右关缓而有力者,胃强脾弱,白术一钱,白豆蔻仁三分,甘草五分,陈皮五分,共为未,肉汤调服。
六十八、凡细脉宜沉细而起,是为阳虚之渐。转沉而数,痨瘵不治之症,脉在中,不死。
六十九、弦脉,甘酸之剂皆可用,黄芪建中汤之类、甘草芍药汤。
七十、洪脉,甘寒之剂皆可用,热邪所伤,三黄丸、调胃承气汤可也。
七十一、脾胃缓脉,如得本经太过,湿邪所伤,除湿淡渗之剂皆可用,平胃加白术、茯苓,五苓散。
七十二、涩脉燥热所伤,甘温甘润之剂皆可用,异功散加当归,四君子加熟地。
七十三、沉细脉寒邪所伤,甘热之剂皆可用,理中汤、四逆汤。寒甚者,理中加附子、益黄散、养胃丸。
七十四、六脉倶弦,指下又虚,脾胃虚弱之症。
七十五、六脉沉紧,按之不鼓,膀胱胜小肠也,此火投于水,大寒之症,宜温之。
七十六、脉沉厥,紧而涩,按之空虚。若洪大而涩,按之无力,犹为虚寒之症,况沉紧按之空虚者乎,是阴寒在内,中下焦虚寒之极。
七十七、脉来缓而弦急,按之指下洪大,皆中之下得之,脾土受邪。
七十八、脉大则无火,脉细则无水。
版权声明: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本文来源网络。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