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养生方便又轻松下
2025/6/19 来源:不详是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用中成药养生呢?用中医的观点来看,只有体质虚的人才适合用进补养生。休虚又可分为四大类,即气虚、血虚、阴虚利阳虚。而且不同的体质,用中成药养生的方法也会
各有不同。
(1)气虚体质。气虚的机体,由于脏腑功能衰退,人的元气不足,常常会出现全身性质的虚弱症状。气虚证大主是因为先天的禀赋不足,或是后天有失调养,以及大病、久病或衰老所导致。临床表现是:面色苍白、头晕目眩、神疲力乏、心悸自汗、少气懒言、没有食欲等。这种体质适合应用补气的中成药进行滋补,比如四君子丸、玉屏风散、补中益气丸、归脾丸黄芪精口服液等。
(2)血虚体质。血虚是指机体内的血液不足,致使全身的肢体脏腑百脉失于濡养,从而出现全身性的虚弱症状。血虚证大多是由于人劳倦内伤、思虑过度,造成脾胃湿弱、失血过多。在临床中一般表现为:面色萎黄无华、唇色惨淡、心悸失眠、头晕目眩、手足发麻、舌淡,等等。这种体质适合应用补血的中成药进行滋补,比如四物丸、驴胶补血颗粒、气血双补颗粒、当归补血膏、桑甚蜜膏、阿胶补血膏、健血冲剂、延年益寿精、养血生发胶囊、归芍地黄丸等。
(3)阴虚体质。机体如果精血津液亏损,就会出现阴液不足、阴不制阳的状况,进而导致机体出现功能虚性亢盛,身体中热量偏多等症状,这属于阴虚体质。阴虚证多因先关虚损,或者久病耗伤了阴液,也有的是热病伤阴所导致的。临床-般表现为:口干咽燥、五心烦热,潮热盗汗、舌红少苔等养生中成药,可选用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左归丸等。
(4)阳虚体质。如果机体的阳气不足,就会使身体功能衰退,机体从而出现反应性低下、代谢活动减退、身体热量不足等症状。阳虚证大多是由于先天不足、后天失于调养,或者过于劳倦、久病虚损所导致的。临床表现大多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、少气懒言、倦怠乏力、自汗以及小便清长,等等。适宜养生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、右归丸。中医的进补的原则是“虚则补之”。对于无病、不虚的人,一般不需使用药物。所以中药养生,重在补虚。但是要想进补,就应先看脾胃。如果脾胃被药塞满了,运化出了问题,就会虚不受补。所以很多体质虚弱的人,并没有因为“进补”而有所好转。中医认为,人体功能的兴衰,都与人的脾胃密切相关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无论食补还是药补,都必须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,才能被人体利用。如果胃口不好,就会导致越补越虚的恶性循环.只能越补越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