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味地黄丸补肾虚,为什么有些人却越补

2024/12/24 来源:不详

中科医院专家微信 https://m.39.net/pf/a_4580328.html

刘先生,今年41岁,是一家快递公司的老板,平时业务繁忙,虽然事业上有所收获,但是身体却逐渐有点“垮”掉,时不时的感觉腰膝酸软,严重的时候甚至连床都爬不起来。

妻子看到丈夫如此痛苦,医院检查,最终被诊断为肾虚。医生根据刘先生的具体情况开了一些药物进行调理,其中包含六味地黄丸。

吃了一段时间后,刘先生感觉腰膝酸软等不适症状确实有所缓解,他觉得是药物起到了效果,虽然医生说吃完开的那些就可以了,但他还是一直再吃,想着可以把身体补的更强壮一些。

可谁知,刘先生持续吃了一段时间之后,不仅开始拉肚子,食欲也下降了,整个人一下子就“虚”了起来。

六味地黄丸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药物,但它的使用也是有很多讲究的,不然就会像刘先生这样,越补越虚。

一、六味地黄丸补肾虚,为什么吃了反而更虚?

不少人认为腰疼就是要补肾,于是不停的吃,结果却越来越严重了,这是为什么?对此,江苏省医院肾病科主任徐梅昌表示:

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成药,使用有明确的适应症、用法和用量,想要通过它达到治病的目的,一定要辨证施治才行。

而腰疼确实是肾虚的一大典型症状,但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,六味地黄丸仅适用于肾阴虚患者,这类患者常有舌质偏红、手脚心易发热、两颧午后会发红、潮热等情况,这类人可遵医嘱服用。

而肾阳虚的人舌质偏淡、脸色发白、手脚偏沉、容易乏力,有些肾阳不足的男性还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、早泄、滑精等性功能障碍,这些人是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的。

所以,使用六味地黄丸之前,一定要先分清楚,自己到底属于什么情况,然后再针对性的使用,不然只会起到反效果。

二、地黄丸“家族”,你都了解多少?

而说到地黄丸,它并不是单一的药物,背后有一个“大家族”。地黄丸家族主要由8名“成员”组成,分别为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、麦味地黄丸、杞菊地黄丸、归芍地黄丸、桂附地黄丸、金匮肾气丸和明目地黄丸。

它们虽同属于一个家族,但“个性”(成分)却明显不同,所以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“那位”,不然可因不融洽而“闹崩”(引起不良反应)。具体如下:

图源:药评中心

从上图可见,不同的地黄丸,成分是不一样的,适应症也不同,所以在使用之前,一定要先明确自己的情况,再对症治疗,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疾病,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。

三、六味地黄丸并未人人都能吃

六味地黄丸使用不当,也可以引发多种不良反应,据年初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修订“六味地黄制剂”说明书的公告内容显示:六味地黄制剂增加了13项不良反应,具体包括腹泻、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、胃肠不适、食欲不振、便秘、瘙痒、皮疹、头痛、心悸、过敏等。

所以,不可盲目使用,以免这些不良反应“找”上门。

另外,它主要是由熟地黄、酒萸肉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组成,可适用于肾阴亏损、腰膝酸软、盗汗遗精、头晕耳鸣等病症。

至于大家将它当做万能补品,身体“虚”了就吃的这种行为,是十分不提倡的。

首先,从它的成分我们可以看出,它不是补品;

其次,它也不是虚了就能用,它仅适用于肾阴虚;

而且即便它属于中成药,副作用相比西药较小,但也不可长时间连续服用,不然可能引起食欲下降、大便稀等不良表现。

所以,大家要理性看到六味地黄丸,尤其是部分人群,盲目服用,只会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。

另外,还有部分人群是不适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的,吃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,比如以下3类人:

感冒者

多属于外感疾病,所以治疗时主要以“散”为主,而六味地黄丸当中大多是滋腻药物,主收,盲目服用可导致外感邪气在体内滞留,从而加重病情,影响康复;

脾胃虚寒者

因药物偏于滋腻,药性寒凉,盲目服用可加大脾胃负担,影响脾胃功能;

湿热症者

常有小便发黄、口苦等不适,盲目服用六味地黄丸这种滋阴药物可加重湿邪,影响疾病康复。

提醒: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时间以及剂量也是有讲究的,一般情况下,服用1周中间停1-2天,让身体缓冲一下。另外,由于此药可影响消化,所以建议在饭后10-15分钟服用。

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保健品,而且药品的一种,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,以及降低服药的不良反应,建议大家最好遵从医嘱服用。

#健康热知识#

参考资料:

[1]《服用六味地黄丸,三个误区需注意!很多人都做错了~》.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.-03-01

[2]《8种地黄丸,如何区分使用才最准确?》.药评中心.-05-14

[3]《国家药监局:感冒者慎用六味地黄丸!》.保健时报.-03-04

[4]《六味地黄丸能“壮阳”?别逗了,它从前是个儿科药》.生命时报.-09-06
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8389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