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才能不焦虑扩大心量才是治本之法

2024/9/13 来源:不详

焦虑是健康的大敌,焦虑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。如何才能避免焦虑?本文用中医理念来详细分析。

今时,由于各种原因,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处处充满了焦虑。焦虑是负面情绪,焦虑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,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,并且让我们变得浮躁、疲惫、被压力充斥得喘不过气来,甚至让我们失去了健康。

焦虑也并非全无是处,适当的焦虑还是有一点好处的。毕竟焦虑可以迅速锁定我们的注意力,督促我们抓紧做好手中的事情。

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免会出现过度焦虑的情况,为什么会焦虑?生活之中的各种压力是导致焦虑的根本原因。比如,基本物质层面的压力、与他人比较的压力、人际关系的压力、情感的压力、健康的压力、成长的压力……可谓无穷无尽。

事实上,坊间也出版了数不清的关于缓解焦虑的书,或许我们尝试了一种又一种,但是依然处在焦虑之中。为什么这些方法都没有效果呢?我认为,最根本的原因是:我们只想着把焦虑赶出去,却没有从根本上来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。

那么,焦虑又是如何产生的呢?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内心的焦虑呢?我用中医理念来分析焦虑,并提出解决的办法。

一、焦虑的本义

其一,“焦”

按金文字形来分析,上为“隹”,指短尾鸟;下为“火”,意为鸟被火烧。

《玉篇》曰:“焦,火烧黑也。”现代常引申为形容词,例如“心焦如火”、“焦躁不安”,比喻心中烦躁、着急,如被火烧,坐立难安。

其二,“虑”

本义为思虑,谋划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虑,谋思也”。《灵枢本神》曰:“因思而远慕谓之虑”,意为谋划未来。

其三,“焦虑”

火灼于下,心中思虑,就成了一种着急烦躁的状态,这即是“焦虑”。简单来说,若对预期事情的恐惧和过分担忧则为病态,即焦虑。《辞海》释“焦虑”为:“着急忧虑”。

二、焦虑是心病

从理论来思考,焦虑病生于心,而起于火,神明不安是其特征。就临床所见而言,总以精神、躯体的躁动不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。因其临床表现与心神失常密切相关,故归属心病范畴。

其一,病位在心。

心为君主之官,心藏神明,心含君火,心为一身之大主。《内经》强调“形与神俱”。在形与神之间,神为主导。神本于形,神能御形,形神一体。

神机由心而发,精神情绪变化均由心所主,心神安宁则神情愉悦,形体泰然。身形裹于外,而五志藏于内,若五脏病损,气机失调,亦会导致神机失常,进而表现为形神难安。

《内经》明言:“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使道闭塞而不通,形乃大伤。”神明失常,脏腑经络、四肢百骸、孔窍、气血津液越发失调,气机逆乱,滋生它邪,形神失和,表现为躯体化症状,如心慌心悸、胃肠道不适、乏力、头痛头晕、感觉异常、颈肩肌肉紧张等等。

由此说,焦虑的病位在心,其伤在神,为形神兼病。

其二,基本病机为邪扰神明,形神不安

焦虑为心神之病,邪气内扰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。邪扰心神,气血逆乱,导致神形失和才发作为焦虑。

一方面,“悲哀愁忧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。”情志所伤,扰乱气机,进而影响一身气血之运行,出现气滞血瘀、气血失调的病机变化。气血失调则痰、火、湿、食、血郁等随之而生,或痰气郁结,或化热化火,或火盛伤阴等,使病机变得复杂。

另一方面,若平时嗜食肥甘厚味,易生痰生热,扰乱神明。素体阴亏者,心火易炽,炼液为痰,灼血成瘀,病久则痰瘀内结,扰乱心神。

其三,基本病理为阴虚阳躁。

健康的状态是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。我们讲“精神”,一方面,精为神之根,神为精之华。精能于肾,神通于心。心肾交通,则心之神与肾之精维持着平衡,人就有精神。另一方面,阳能交阴,阳气彰而不妄;阴能上济于阳,则阳气无躁动之虞。

临床中所见,焦虑症患者往往表现为精神躁扰不宁,分析其病机,一由阴虚不守,一由阳气不宁。

阳气与阴气各有不同特点:“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”;“阴气者,静则神藏,躁则消亡”。进一步说,由于阴虚不藏或阳动不宁,导致阴阳失和,阳强不密而躁动于外,就会表现为易惊善恐,烦躁失眠,坐立不安等过度活动思虑的征象,皆属于阳躁不宁。

约而言之,焦虑的病机有虚实之异。其实者责之于气郁、火热、痰瘀,而以火热最多见,邪结热扰,阳躁不宁;其虚者责之阴虚、血虚,阴不涵阳,阳无所制,热扰心神,神失所养,神形失和而发病。

三、消除焦虑的办法

焦虑让我们失去了健康,我们应该怎么办?

一则,中医辨证用方

按以上分析,若属肝郁者,可选择逍遥散、小柴胡汤、柴胡疏肝散等,以疏肝行气解郁;

若属肝郁化火者,有丹栀逍遥散、龙胆泻肝汤、栀子豉汤等,以清肝泻火;

若属痰湿者,有二陈汤、半夏厚朴汤、温胆汤等,以行气化痰祛湿;

若属瘀血阻络者,可选用血府逐瘀汤、通窍活血汤、桃红四物汤等活血化瘀通络;

若属阴虚火旺者,有天王补心丹、六味地黄丸、百合地黄汤等,以滋肾益阴、清热去火。

二则,治心以治本

焦虑是心病,心病还要心药医。治疗焦虑的躯体症状都是治标,不能治本。如何治本呢?我的观点是,从源头上来说,非治心不可。治心才是治本。

如何治心?

建议扩大心量。心量有大有小,决定着人生的苦乐。心量小的人,往往容不得、受不得,更装不下大格局。

心量与利他是成对的。如果只顾自己的私欲,不利他而只利己,心量就会愈缩愈小。反之,如果多有利他之心,多包容、宽容,以仁爱之心爱人,心量就会扩大。心量大的人不会产生过度的压力,他们往往更有智慧,不会斤斤计较,自然不会浮躁。

生活中所见,有的人情绪非常浮躁,稍遇一点不顺心的事情,就心怀不满,怨气冲天。平时表现出来的是尖酸刻薄、耿耿于怀。这样的人最容易产生各种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,也容易产生抑郁焦虑。

正如星云大师所言:“心量狭小,则多烦恼,心量广大,智慧丰饶!”此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思考,细细体味,并切实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起来。

心的力量非常大,心正了,整个世界都是和谐的;反之,心若不正,则整个世界都是与我们对立的。由此说,对于焦虑患者而言,如果不能扩大心量,那么,所有的治疗都是隔靴搔痒而已,甚至了无效果。

有人说,既然紧张、压力大会诱发焦虑,那么,适当地放松心情,减慢生活的节奏,是不是可以缓解焦虑呢?我的观点是,当然可以。但这种做法只能治标,而绝不能治本。从根本上来说,心量小才导致了焦虑,紧张和压力大只是诱因,并不是关键病因。

也有人说,焦虑的背后是消极的思维方式及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,如果能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,是不是能治愈焦虑呢?我认为,会有不错的效果。但仍然不是治本之道。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应该回归到扩大心量上。因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心。万法是心生,万法由心灭。心安则外境自安,心若不安,则外境都是不安的。不从安心上入手,其治疗都是不彻底的。

心产生了念头,念头的偏差才产生了焦虑。所以说,扩大心量,先要在念头上向善。一念之差,心的格局大不一样。一念向善,则语善、行善,焦虑豁然即失。善是天地之间的正能量,善的人得天地的庇护,自然身心和谐。善人往往心安,心安则不惧,精神不受外境干扰,自然安和。(董洪涛)#焦虑#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zd/774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