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怎么治辨证论治是关键
2024/9/15 来源:不详慢性肾小球肾炎(CGN)又叫做慢性肾炎,基本临床表现为蛋白尿、血尿、水肿,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特征,起病隐匿,病情呈缓慢进展趋势,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退,最终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,是一组肾小球病。
大多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因不是很清楚,大约15%-20%的患者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而来的。慢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中青年,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,近年来,老年人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的上升。该病在我国属于高发病、常见病,治疗上中西医各有不同,也各有优势。
西医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、控制高血压、减少尿蛋白以及改善肾脏的微循环,而中医则多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。
中医认为,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属为“肾风”、“风水”、“水肿”、“尿血”等范畴,其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。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,后天饮食起居失调、七情过用、劳累过度和病后体衰等,导致人体正气受到损伤,尤其是肺气、脾气、肾气,继而导致阴阳失衡,人体功能失调。外因则为风、寒、湿、热和疮毒等,乘虚侵袭人体,阻滞气机,气化失常,从而引起水肿。
中医药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可有从本辨证、从标辨证、对症治疗等几个方面。
从本辨证的治疗原则为“扶正祛邪、标本兼治”。有学者将慢性肾小球肾炎分为肺脾肾气虚、脾肾阳虚、气阴两虚、阴阳两虚、阴虚火旺、肝肾阴虚六种证型,或者分为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两种证型。治疗方剂包括补中益气汤、六味地黄汤加味、香砂六君丸加减、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等。
从标辨证的治疗原则为“扶正祛邪、标本兼治”。标证即邪实,指由肺、脾、肾虚损所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。湿热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中因虚致实最为常见的病理产物,治疗上要以清热利湿为主。而瘀血则为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,治疗宜活血祛瘀兼补虚。风邪是主要诱因,因此从风论治时要注意补虚。
由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可有水肿、血尿、蛋白尿、高血压等表现,因此中医会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。
对于治疗水肿的论及,首见于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平治于权衡,去宛陈莝,开鬼门,洁净府。”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和三焦水液代谢失司与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,因此治疗时要在利水消肿的基础上,加以宣肺、健脾、益肾和通利三焦。
而血尿是判断慢性肾小球肾炎严重程度的其中一个参考指标。血尿的形成原因可为脾虚不统血,肾虚封藏失职,或阴虚火旺,迫血妄行等。因此治疗时要在活血祛瘀的同时,加以补虚。
中医认为,蛋白质属于“精微物质”,源于水谷精微,赖以脾胃运化而生,经心、肺输布经络,营运全身,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有学者认为,蛋白尿的产生也与三脏亏虚有关,治疗时除了要益气健脾,还要活血清利。
另外有学者认为,三脏的亏虚、功能失调,除了会导致血尿、蛋白尿以外,还会导致高血压。治疗上,可根据证型采取滋阴补肾、健脾柔肝潜阳等方法。
除了用药,针灸也是中医上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方法之一,穴位可选足三里、三阴交、肾俞等,但一般与药物联合使用。有研究显示,针灸联合氯沙坦钾,对于减少蛋白尿,缓解腰脊酸痛、倦怠乏力、浮肿、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效果,比单用氯沙坦钾的好。
还有,中药灌肠对于抑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,排出过多的代谢废物,以及维护肾小球功能等有一定的作用。
结语
慢性肾小球肾炎目前在临床上尚不能治愈,但是及时采取措施有助延缓其进展,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。中医药的治疗方法较多,疗效也是不错的,也可以与西药联用,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但是不建议患者自行用药,应通过辨证来选择治疗方法或药物。
除了积极治疗外,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也要注意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,保证营养的均衡,注意保暖,以免影响疗效或加重病情。另外就是适当运动,这是很多疾病的基本调理方法之一,以提高机体免疫力,促进新陈代谢。
参考资料:
[1]鹿馨允.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[J].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(连续型电子期刊),(57):64-65,67.
[2]王晓雪,董志刚.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肾炎简况[J].实用中医内科杂志,,30(2):99-.
[3]黄浩.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[J].中国医药指南,(30):-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