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提醒服用六味地黄丸前,3个要点须注意

2024/8/20 来源:不详

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 http://hunan.ifeng.com/a/20180327/6461888_0.shtml

[最近晚上老睡不着,白天又没什么精神,不知道怎么了?]

[可以试试六味地黄丸。]

[六味地黄丸?那不是治疗肾虚用的吗?我不吃。]

[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吧?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多着呢。让我们一起问问妙姐吧!]

六味地黄丸,大家应该不陌生

六味地黄丸顾名思义,是由六味药组成的,分别是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。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中滋补肾阴的著名方剂,其特点就是针对肾、肝、脾三个部位的“三补三泻”,熟地黄、山茱萸和山药三味药为补,泽泻、牡丹皮和茯苓为泻,讲究补泻兼施,而不是单纯的补药。

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

都说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,实际上,六味地黄丸补的是肾阴,适用于肾阴虚的人群,并不适合肾阳虚的人群,肾阳虚的人吃了六味地黄丸,不仅不会起作用,还会对身体有害。而且六味地黄丸因为是滋阴的药,吃了后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化功能,所以健康人群没有明显的肾阴虚情况的话,不宜自行长期服用。那么肾阴虚会有什么症状呢?

肾阴虚的症状,可以看舌头,一般舌质红且常口干舌燥的可能就是肾阴虚,还有脉搏细且跳得快的有可能是肾阴虚,除此之外,肾阴虚的症状潮热盗汗、腰膝酸软等。但是很多症状会有混淆,不是专业人士的话很难辩证,如果辩证错误,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仅没有正面效果,还可能会加重疾病。虽然六味地黄丸是非处方药,但还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
它当然不是只治肾虚,还能缓解4种问题

失眠多梦

如果是因为虚火造成的失眠多梦,加味的六味地黄丸可以滋养肝、肾、脾和心阴,泻虚火,使得体内阴阳达到平衡,睡眠也恢复正常。

更年期综合征

研究发现,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,以此改善身体的内分泌状态,对烦躁、失眠多梦等更年期综合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
辅助治疗

研究发现,六味地黄丸对多种疾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,其有扩张血管、改善肾功能等多种作用等。

减轻药物副作用

六味地黄丸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许多药物带来的副作用,比如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,治疗银屑病的迪银片等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以有明显的缓解。六味地黄丸还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突变的作用,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。

这4类人,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

湿热体质

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药物,而养阴的药物会加重体内的湿气,虽然对肾阴虚者没有问题,但如果是湿热体质的人服用了六味地黄丸,不仅会加重湿热,还可能会将体内的病邪留住。湿热体质的表现一般为舌苔厚,舌苔黄腻,常伴有消化不良等。

糖尿病

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宜服用六味地黄丸的,因为六味地黄丸中往往含有较多的糖分,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。

肾阳虚/无明显肾阴虚症状

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肾虚或者没有明显症状就盲目的服用六味地黄丸,这是错误的,肾虚也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,六味地黄丸是适用于肾阴虚的药物,肾阳虚和没有明显肾阴虚的人群不适宜服用,肾阳虚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后,往往不仅病情得不到缓解,还有可能使得情况雪上加霜,出现腹满、便溏、食欲不振等情况。

感冒

人在感冒的时候,往往使用的药物是解表散邪的药物,将病邪发散出去,但是六味地黄丸是滋补的药物,以收为主,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和治疗感冒的药物是两个方向的,所以在感冒的时候一般不建议服用六味地黄丸,以免两种药物相互影响。

六味地黄丸虽好,但不能乱用

很多人觉得六味地黄丸很好,没有什么副作用,没事或者只有一点点症状的时候就来两颗,实际上,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神药,而且是药三分毒,六味地黄丸也是有副作用的。

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的话,身体会对其产生药物依赖性,其直接后果就是免疫力的降低,而免疫力的降低会容易引发各种疾病。

口腔溃疡、小便发黄

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药物,会使得体内湿热加重,长期下来会出现口腔溃疡、小便发黄等症状。

肠胃功能紊乱

六味地黄丸因为是滋腻的药物,所以对消化功能有影响,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,很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,出现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情况。

六味地黄丸虽好,但不是人人都能吃的,不能乱吃,更不能自行长期用药,在用药前还是应该先让医生进行辩证。

参考资料:[1]千古名方——六味地黄丸.央视网.年2月1日[2]5类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.大众医学[J].,(2):72[3]六味地黄丸该这么吃.婚育与健康[J].,(1):56
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yf/7514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