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虚,切莫乱吃补益之剂
2024/8/26 来源:不详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补肾”这个词几乎都快刷屏了,好像这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,不只是在患者身上,普通人也在寻找着能“补肾”的东西,也确实可见“保健品”在市场上的火热程度,但是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“肾”,一直觉得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器官,这是一种误解,我觉得既然真心想要“补肾”,用中医学上的思想和方法来补,就必须要了解中医上的“肾”是什么,不是大家俗话讲到的“腰子”。
“肾”在中医上更多地像是一个体系,不是单纯的一个脏器,为“五脏”之一,与“六腑”之一的“膀胱”相表里,主要的生理功能为“藏精”,“纳气”,“主水”,是人体先天真元之所,中医上的“相火”就在一滩寒水之中,“君火”在于上焦,“君火”之中潜藏着一点“真阴”,“清阳”上浮,“浊阴”下沉,通过“中气”枢纽作用源源不断的交济,才是生命不断地源头,“肾”中也分“阴阳”,有“肾阴”,“肾阳”之说,划分开这么多,怎能和现代解剖学中的“肾”相提并论呢?实乃误区也。
现代商家将“六味地黄汤”作为商品流通,大力宣传,导致这恐怕是说起中医来第一个想到的方剂,或者说“成药”,但是不是谁都能吃这个来补所谓的“肾”的,“肾阴虚”人群食用倒也无妨,如果一个“肾阳虚”的人群食用,岂不是“助水灭火”?有害无利,更有甚者,给“肾阴虚”患者服用“附桂地黄汤”,助阳灭阴,要知道“阳无阴则无所附”,这可不是常人理解的“多喝热水”就能补得回来的。
再者说回来,即使是“肾阴虚”者,六味地黄汤中的所有药材都是行之有效的吗?恐怕不是的,先来看看其中有什么药品,“熟地”,“淮山药”,“山萸肉”,“丹皮”,“茯苓”,“泽泻”,我就不说别的药材了,单独的说一下“泽泻”这味药,泽泻味甘微咸,性寒,在补肾药中配伍的原因是防止补药生热化火,但它最对症的却是治疗“肾”,“膀胱”或“肝肾”有热邪,湿热的情况,谁敢保证每一位“肾阴虚”者都有热邪,需要清利?再往大了讲,不是每一个患者有“盗汗”,“骨蒸潮热”等阴虚火旺症状的时候都得吃“六味地黄”。
泽泻所以说中医的精髓就根本不在于那几味药或者方剂上,要不然自古以来也不会总有医家一再强调“辨证论治”这句话了,如果真的可以的话,在工业化生产如此发达的今天,那些可以量产的方剂早就可以给人们带来更为简便的体验了,这个矛盾才是中医无法真正“标准化”的枷锁。所以综上所述,我觉得所有的患者需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才可以使用这些个药材,切记不敢乱吃“补品”,补不好会害人的。
最后感谢大家阅读,如果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