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吃六味地黄丸,身体会有哪些变化提醒或

2022/8/11 来源:不详

身体是革命的资本,身体健康是人们最基本的目标,也是很难实现的。今天,你可以说话,有眼睛、耳朵和鼻子来感觉周围的一切,

用你的腿正常行走,没有疾病,无痛,这些看起来可能很容易,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是极其重要和来之不易的。

大家都知道男性朋友,在需要调理肾虚疾病的时候,最常见的就是六味地黄丸,一般情况下,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吃这个药物。

有些人认为这类药物有很好的补肾效果,所以就选择长期服用,这种药物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?

六味地黄丸的功效

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上是非常常用的一类中成药,主要是治疗肾阴虚引起的相关症状,六味地黄丸主要是治疗肾阴虚,典型的肾阴虚症状包括潮热盗汗,手脚心发热以及口燥咽干,男性患者会出现遗精、梦遗、早泄等情况,而女性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、颧红盗汗、月经不调、乏力等情况的发生。

六味地黄丸的作用主要是滋阴补肾,对于六味地黄丸,还可以起到降低血糖,缓解糖尿病的作用。在临床上,六味地黄丸的服用应该遵照医生的指导来服用。

长期吃六味地黄丸,身体会有哪些变化?提醒:或许你想错了

1、提高睡眠质量

中医认为夜属阴,如果夜里一直不休息,一直在活动,那么消耗的是阴气——人的物质基础,这会引起人体的各种反应。比如熬夜的人脂肪肝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。睡前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慢慢调整身体的失调,使之向正常的方向转化。2、补充脑部

现代人的工作学习节奏太快,出现了很多在短时间内过度用脑的情况,长期如此会出现耳鸣、疲惫无力、头晕、腰腿无力等情况,很多人都认为要补脑,其实正确做法是补肾。

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,脑为髓海。就是说想要补充用脑过度产生的身体失调的情况,要从补肾下手。这时服用六味地黄丸,可以对身体进行调整,使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。

3、处于青春期的人

青春期,很多人脸上会长粉刺,这实际上是肾阴不足、虚火上炎的表现。所以对这部份人而言,补充体内的阴气,使得阴阳平衡非常重要。服用六味地黄丸,可以对体内的物资基础进行补充,使得阳气不至于过分的亢奋,这样就可以慢慢地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。

4、提高身体免疫力

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,且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。它能激活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反应,提高细胞免疫功能,促进扁桃体细胞诱生干扰素,提高血清干扰素水平。

5、防心脑血管疾病

医学实验证明,六味地黄丸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,对于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,还能够减少心肌胶原的沉积,对于防治高血压心血管损害具有积极的意义。

6、可以降血脂

对血脂的影响,可明显降低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和磷脂,增加高密度脂蛋白,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与总胆固醇的比值,促进脂质代谢,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。

长期吃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危害吗

1、损伤脾胃功能

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药物,属于补药的一种,而滋补药物都需要脾胃去消化,因此长期食用会加重脾胃的负担,严重时会损伤脾胃的健康。

2、损伤阳气

六味地黄丸是一种滋阴补肾的药物,而在中医理论上体内的阴,阳是此消彼长的。滋阴的话就会导致氧气的减少,因此正常体质的人或者阳虚体质的人,长期食用六味地黄丸会导致自身阳气损伤。

3、影响食欲

补药需要脾脏的消化,因此脾胃虚弱的人或者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,可能会因为不能消化补药的滋腻特性,产生腹泻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腹胀等症状。因此长期食用的话会影响自身的食欲,严重会导致身体虚弱。

什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

1、有湿热的人

这种人舌苔厚,舌苔黄腻,胃肠里面胀闷,大便不成形,这些是体内有湿热的人的诊断指征。

2、阳虚的人

这种人舌质颜色淡,脉搏跳动多数是缓慢的,下肢发凉,怕冷,小便清长的,这部分人要先补阳,再补阴,或者两者同时进行。

3、脾胃功能弱的人

传统中医认为,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药熟地有滞腻的性质,所以长时间服用会导致脾胃不振,所以要慎重服用。

4、感冒的人

当人体处于感冒阶段时,使用的药物能够解表散邪,而六味地黄丸属于补益滋腻的药物,两种药物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,因此感冒时一般建议暂停服用六味地黄丸,等外感表证解除了在服,以免相互影响。

六味地黄丸在什么时间吃?

对于六味地黄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,对于服用时间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,通常来说像这类的滋补药饭前或临睡前吃药效果比较好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脾胃不好的话,放在饭后半小时服用。

大家对六味地黄丸还有那些了解吗?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!

转载请注明:
http://www.3g-city.net/gjycs/1191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

    温馨提示: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
    版权所有2014-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-6
    今天是: